文人,纯粹的文人,你身披文士之衣,任凭后世众说纷纭,终究难掩你骨子里的文人气韵。
在辉煌的汉政府,那英武雄才的汉武帝麾下,你不过是一介微末的史官。执笔之下,责任重于泰山,然而你唯有记载辉煌篇章,一旦握笔成史,便与真正的文人身份绝缘。
公元前99年,汉武帝一声令下,百官齐聚一堂,表面上商讨李陵的降敌之过,实则是一场预设的审判。他刘彻意在示众,铁血教训:背叛者,下场如此。满朝文武,唯唯诺诺。而在这一片附和声中,汉武帝却要你这小小的史官发声。舆论所向,你当痛斥李陵,就此结案。然而你偏不随波逐流,你的直言不讳,竟使帝王颜面尽失,认为你暗指其失策。于是,你成为了皇权下的牺牲,李陵案的陪葬。
言未尽,你已遭无理逐出殿堂,心中或许满是困惑:何错之有?你只见不惯奴颜婢膝,只见正直行事。你的罪,在于不懂曲意逢迎,不解政治权谋。你如一名孤胆英雄,横冲直撞,却忘了无人能够为一个叛将辩护。帝王之错,从不轻易承认,因为他们自视为九五之尊,独裁者。你的刚直,挑战了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。你不懂迎合,不愿屈膝,不识为官之道。但太史令又如何?失去了你,皇朝依旧运转。你不曾退却,否则,就不会承受此辱。
你曾言,‘人各有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’。受辱之后,内心矛盾重重,性别非男非女,身份不宦不士。命运对你开了个荒诞玩笑。死亡或许曾诱惑你,但未完成父命,死不甘心。于是,你选择在孤独中坚韧地生,完成了传世之作《史记》。
陋室之中,笔耕不辍,不再迎合那高高在上的帝王。尊严已失,文人之魂不可辱!你凭史官的良心,敏锐洞察,夜以继日,终成‘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’。后人敬你傲骨,这场与武帝的较量,你赢得了千秋文人的尊崇,精神永生,远非统治者所能及。他们的辉煌终成过眼云烟,而《史记》永存,流传千古。
虽相隔两千载,或许我未能真正懂得你,但明白你骨子里流淌的是文人的热血。你无需官场的奉承,你的所作所为,源于纯粹的文人本色。
笔,锋锐的武器;《史记》,为你奏响的永恒长歌!